衔蝉

危楼古镜影犹寒,倒景忽相看
被屏内容指路wb@楚绪_

编剧病之「排斥套路症」

十漫个为什么:







有朋友问我一个有趣的编剧问题——开头和结尾他都想好了,但是对于故事的中间却各种拿不定主意,而拿不定主意以外还有个关键问题是……



他排斥套路。



这个问题很有趣,因为笔者个人感觉,其实遇到过很多人都排斥套路,希望更多原创。



我会担心太随意的剧情使重要的转折或结局突兀,又怕完全制定死剧情后,万一日后蹦出更有趣的想法会不好改动。”


“我不喜欢《暗杀教室》那种,东扯西拉然后又不定时碰一下主线后继续东扯西拉的故事方法……也不喜欢传统少年漫中不断打怪升级的套路。”

 

总结来说,这位朋友(以及大多数朋友)其实在困惑的是两个问题:



1、拿不定主意。


2、不喜欢套路。



其实可能这样的想法,方向是错的。


我们来换个思路,你就明白了。




一、必须的套路




(有些游戏会让你自制主角,但是主角的性格却是无法在一开头由任何人制定的——主角是什么性格,必须要故事行进下去,才算数,你直接定性什么的跟没说一样)




如果你排斥套路,那么我问你,编剧中,有没有必须的东西?


有的,很多。


最简单直接的就是我们小学也学过的——写作文要写清楚时间、人物、地点、事情。



我们把这些东西简化为——背景、人物、事件(主线)。



如果你觉得笔者要说这三个东西是编剧中必须的东西,你就错了。


编剧中必须的东西,是如何表达、体现、塑造背景、人物、事件的部分。而这些部分通常框架很明显。


正因为这些东西是必须存在的,所以所有的故事里都有,而又因为这些东西未必是最有趣的部分,所以经过千百年的沉淀,通常常用的方法也就那么些,这就形成了套路。


背景、人物、事件,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框架,而框架这个词其实和套路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。如果你不能清除地交代背景、人物、事件(主线),你就无法形成一个好的故事架构,然后去发生更多的大小事件。




二、有趣的载体




(上图作者不详,但是几句话就塑造了脑洞很大的背景、人物、事件)




也许有人要说——背景、人物、事件(主线)这些东西,不就是几句话的事儿吗?


说这话的人,基本上就告别编剧了。



要让一个背景令人身临其境,是多难的事。


要让一个角色深入人心,是多难的事。


要让一个主线成为读者的共同目标,是多难的事。



讨论编剧就是希望编出好东西,而不是“行不行”的问题。你要几句话就说完,当然行,不好看而已。


那么下一个问题自然是——那好,你说说看,有什么表现背景的方法?有什么塑造人物的方法?有什么交代事件的方法?


有趣的地方就来了。


故事的背景,可以用人物去表现——



比如一个受尽强权压迫的世界里,人们都是愁眉苦脸的,说的话全部都是负能量,没有人脸上带着希望。



故事的人物,可以用事件去塑造——



为什么这个人要和花说话呀?因为他孤独。



故事的主线,可以用背景去表现——



主角的理想是希望自己得到的一颗种子能够发芽?这太简单了吧?不,这个世界里,所有人都是生活在地底之下的,从来没有见过阳光。





三、当载体是事件时,你逃不开套路




(木暮射出一个三分,然后进入了长度堪比三体的回忆杀)




其实故事的背景、人物、事件都是不可分割的,但是只有「事件」能够让「时间轴」运作起来。


所以很多故事里的「事件」都是必须的。


我们来看看一些套路吧:



我们可以留意到,许多漫画的第一话,都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和主线的,同时带出了人物。但是这样的篇幅肯定不够,因为背景是有格局的,角色身边的格局和整个世界的世界观肯定一下子说不完,而人物总是复杂的,别说配角,就是主角你用一话也无法很好地表现他的全貌。


所以你会再留意到,许多漫画的第二话,通常就是用事件去塑造主角,完善主角的。


而第三话、第四话、第五话……多数则是每个重要角色的塑造。而同时,每一话也可以夹杂着一些对背景的完善和对主线的完善。



换句话说,哪怕是在成为「单元剧」之前,上面提到的这些完善部分,也是必须的,否则故事的基础没打好之后的内容就没人看了。




四、既然是必须的,就要对症下药




(瓦力和伊娃无台词的对手戏,都是不多不少精确地设计出来的,这一段完了,你也爱上了它们。)




既然开头几话是巩固故事根基的,而所有的完善工作都需要「事件」去进行,那么编剧者就有事儿做了。


你开头几话的故事,应该就是为了打好故事根基而设计的。


所以本文开头时那位朋友说的“我把故事开头结尾想好了,中间没想好”,这就是——完全没想好。


狠一点来说——你只不过是偶尔灵感来了,想出了几个桥段而已。就因为是桥段,套哪儿都可以,所以你没法往下拿主意。


(关于桥段和亮点的问题可以找找笔者其他的文有提过。)


如果你想好了主角是什么样儿的,你就应该开始去给他设计能够体现他性格的事件。而一个故事至少也得有三五个主要角色,这里就三五话了,这三五话拼起来就会形成一个雏形,后面的事情也就好想了。


在此可以提示一个时间表,就光人物的,光主角和二号的,就可以有下面那么多篇故事……



1、主角个人塑造,可以一篇。


2、主角遇到二号,可以一篇。


3、两人相遇后发生重大矛盾,可以一篇。


4、主角的内在性格/过去/苦衷,可以一篇。


5、配角的内在性格/过去/苦衷,可以一篇。


6、两人因某事件互相理解,可以一篇。


7、两人开始合作,可以一篇。



光两个角色之间的事情,就可以搞7话,而且——这还是必须的「套路」,你没有以上这些方方面面,你无法让读者深入理解和认识这些角色。


更不要说你把上面改成「主角与背景」、「主角与主线」的关系了,各可以搞7篇。当然了,这些也可以分拆组合,不一定一话只有一个主题,这是后话。


重要的是,你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,你从来没有想过还有那么多东西等着你去做,就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排斥套路了,对吧。




五、完全脱离套路是不可能的




(哆啦A梦里说教意味很重的一段。)




排斥套路,并不是说不可以,这里只是反对「极端排斥套路者」——如果你要极端反对的话,你不如干脆试试用脑电波去演完三部《还珠格格》?为什么要用文字/图画呢?语言也是套路啊!


笔者的意思是,说到这里,可能排斥套路者还是会说——如果上面的「7X7X7」都画完了,是不是又要陷入升级打怪的套路里了?如果不想陷进去,难道就应该开始搞大结局了?


是这样的。


如果你做完了前面的根基,那么说明你的故事已经架好了平台,之后你想怎样就怎样了。


我们以电影为例,许多优秀电影,就是能够表达好背景、角色、主线的,而电影里穿插的小事件,就是用来完善前面三者的,到了最后,因为电影时间关系,那么顺理成章地进入主线的大结局,也就OK了。


换句话说,小事件可以拉出来变一集(连续剧),也可以只是几分钟(电影),但是这些都是必须的,因为我们要架设好故事的根基,读者才能看得懂、看得好、看得高兴、看得投入。


举个例子:



《多啦A梦》就是单元剧之王,我想谁都看过。


回想一下吧,如果某一话事情的缘由不是「大雄被欺负了」的话,这一话通常会没劲儿一点。大雄被欺负这事儿,简直就成了世界观,会被反复地、或多或少地提起。


一旦大雄被欺负了,故事的背景、人物性格、主线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。


有时候《哆啦A梦》确实会有全篇都是温馨无害的事件,比如一起出游什么的,或者有时是宝贝出来得太随意,然后大雄拿去恶作剧什么的。这一类的故事总觉得没什么嚼头,就是因为背景、人物、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紧密。



对吧?


另外,还有一些反传统剧,叙事手法比较特殊。




比如最新的《MAD MAX》,其实我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主角是谁也不知道故事背景,一上来主角就被抓一上来就飙车然后一路HIGH到尾。


我从来没看过系列的其他几部,但是完全不妨碍我理解里面的人和事。同时前提也是,里面的大部分内容,都是不可去除的。


因为每一部分,其实都在告诉我里面的背景、人物、事件,而同时,《MAD MAX》里的人物性格和事件似乎又不是那么重要(因为每一个角色都太典型了),整个影片似乎就是废土里发生的某一次小冲突而已,在这个残忍的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争夺战。笔者的感受就是,这个电影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这个世界。


如果要说这片子证明了「人物」和「事件」可以不重要?那可能又错了。《MAD MAX》恰好就是告诉你,如果要塑造世界观,你需要大量「不重要」的人物和事件。所以,反过来说也是可以的——不排除许多单元剧确实是无意义的重复翻炒,所以会给人一种「单元剧是套路」、「套路都是可抛的」的感觉,但是只要是设计得当的事件,无论再多,用于完善、塑造人物来说,都不算多。




六、总结




三代小丑对比,只有第二代的装最随意,但是因为事件和性格的表现力,最深入人心和震撼的是二代。三代虽然未知,但是这里比的是外观,一代和三代都比二代的妆更精致,二代的妆几乎就不过是「脸上刚被人砸了蛋糕」而已




「排斥套路症」是病,病的根源是好事,就是因为我们太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够独一无二了,但是一不小心很容易就会忘记了编剧的初衷,而误入特立独行的坑里。


如果我要特立独行,我这篇文全部不打标点符号,爽吧!想想都爽……


编剧的初衷,是想要带给别人一个绝妙的故事体验。


而完成初衷的基础,就是——别人要能够看得懂。


再进一步就是要让别人看得懂的基础上,好记、友好、容易喜欢、引发联想。这些一切,无一不是建立在人类交流技巧上的。


说话抑扬顿挫,本身就是一种套路,让人知道哪个词是重点。


说书人的惊堂木也是如此,一拍惊堂木,说明接下来的内容是重点,大家留心听。


所以,我们没有必要为了「故事显得更原创一些」而去忌讳、逃避套路。


最后,如果看不懂题图的英文的人,我这里翻译一下(其实谁都可以自己去搜,附上翻译就是一种装逼以后又保证读者能够看懂的……套路):



ALWAYS REMEMBER YOU'RE UNIQUE


永远记住你是独一无二的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JUST LIKE EVERYONE ELSE


就像所有人一样。





关于编剧和套路,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说得很全面,这里取其片面聊大概意思而已,希望有启发。





评论

热度(1193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